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无锡未来一个星期天气_无锡一周天气发展趋势预测分析表

tamoadmin 2024-06-25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的?2.自然驱动力因素影响下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的演变3.天气预测是什么?4.天气的天气预报 朋友告诉我说,自己的孩子时常阴晴不定,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比如玩 游戏 玩的好好的,突然间大哭起来,原因是孩子突然想起动画片某个动画人物在这一集就要被杀掉了,孩子觉得很难过,想到这,伤心的哭了。 还有的就是经常和小朋友玩 游戏 玩的起劲的时候,会把小伙伴弄的哭起

1.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的?

2.自然驱动力因素影响下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的演变

3.天气预测是什么?

4.天气的天气预报

无锡未来一个星期天气_无锡一周天气发展趋势预测分析表

朋友告诉我说,自己的孩子时常阴晴不定,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比如玩 游戏 玩的好好的,突然间大哭起来,原因是孩子突然想起动画片某个动画人物在这一集就要被杀掉了,孩子觉得很难过,想到这,伤心的哭了。

还有的就是经常和小朋友玩 游戏 玩的起劲的时候,会把小伙伴弄的哭起来,原因竟然也是自己的孩子过于强势,得理不饶人,处处好强,才导致其他孩子受到了欺负。

此外呢,爸爸妈妈也经常搞不懂他,在想什么,会经常的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却不知道孩子究竟是因为什么发的脾气。

朋友实在是被这个娃弄的精神崩溃,相信很多孩子估计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父母也搞不懂孩子动不动就炸毛的这种状况究竟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孩子这样的问题,那接下来这篇文章对改善孩子这种问题,我相信会有关键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2-3岁孩子的情绪,就像最大号的炸药包,小小的一个引子,瞬间火光冲天。陪在身边的父母常常一脸蒙圈儿,孩子前一秒在身边亲昵撒娇,后一秒就突然狂躁暴怒起来。喝再多"要耐心陪伴温柔相待"的鸡汤,也很难平和面对。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孩子会这样是因为这一切戏剧化的情绪转变, 都是因为孩子有一颗容易冲动的大脑。

那什么是冲动的大脑?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两颗"杏仁核"。它们个头很小,却掌管着恐惧和焦虑的感受,就像警铃一样,促使人们对外界威胁作出反应。这就是冲动的来源。

杏仁核可以第一时间产生反应

当我们感受到外界刺激时,大脑其他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梳理信息。可是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杏仁核却会第一时间行动,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让我们迅速对外界刺激采取措施,要么是起身应战,要么是拔腿就跑。

杏仁核从孩子一出生就足够成熟,生龙活虎地支配着孩子对外界产生情绪反应。

会对事情发脾气,难过,开心,这些都是本来就具有的的特征

杏仁核第一时间产生恐惧的情绪,告诉孩子:有危险!有危险!

脑中警铃大作的孩子立刻做出判断:

一种是有危险,我要保护自己,自己有能力对抗对方的时候会进行抵抗

还有一种是,当孩子感觉自己不具备抵抗能力时,孩子会选择避让会逃开来进行保护自己。

虽然这两种应对方式截然不同,但都是孩子在杏仁核的支配下做出的本能反应,大脑都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任何理性的思考。

杏仁核是必要的,它能帮助孩子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但同时,它反应太快,也不受理性控制,会让孩子的行为看起来不可理喻。

杏仁核可以储存情绪记忆

孩子一出生,杏仁核已经足够成熟,这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结果。

但杏仁核也会逐渐储存情绪记忆。当它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对某个事件产生了很强的恐惧感,便会留下恐惧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有时是模糊的,并不能清晰地记住具体的前因后果,但不会消失,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再次唤起恐惧感。

恐惧记忆能够帮助孩子学习辨别危险。比如,孩子曾经很害怕一样东西,在孩子幼年时期就产生了恐惧,当孩子再次遇到这件事的时候,孩子就会有意识的选择避开或逃避,就好像孩子害怕黑暗一样,当夜晚熄灯以后,孩子就会产生恐惧感。可是杏仁核储存的情绪记忆常常是模糊的,日后很难区分出具体的事件,很容易让当时产生的恐惧感扩大。

我们常说孩子3岁以后才有记忆,是指大脑中的海马体成熟后产生的"事件记忆"。但是在海马体成熟之前,孩子的杏仁核从一出生就在不断累积"情绪记忆",在日后的生活中影响孩子的行为。

总之,活跃杏仁核让孩子的大脑格外冲动,当他们觉得产生恐惧、焦虑时,便会迅速做出反应。

这些反应有时在我们看来是情绪失控,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孩子完全被情绪控制了。

不要慌,孩子长大后,被杏仁核完全控制的情况会慢慢改善!因为,孩子大脑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会逐渐成熟——前额叶。

前额叶位于额头的位置,它掌管着分析、思考、判断的工作,如果说杏仁核是"情绪中枢",前额叶就是大脑里的"理智中枢"。

当前额叶开始运行的时候,大脑会运用已经储存的记忆、知识,来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做出理智决定,这才是我们成年人常说的"用脑子"。

在前额叶的参与下孩子学会用理性控制情绪

和杏仁核一出生就活跃的"早熟"不同,前额叶相当晚熟:

它从孩子2-3岁才正式开始发育,6岁时到达顶峰,之后也并不会停止,直到21-22岁才完全发育完善。

孩子在2-3岁的时候,前额叶还处于很稚嫩的阶段,根本无法劝服冲动的杏仁核。

随着孩子大脑前额叶的发育,运行方式变得更加复杂。

这时,有了前额叶的参与,孩子才慢慢学会用理性去控制情绪,行为变得更加可控。

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说出情绪。

孩子在被杏仁核支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完全是情绪带来的本能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用的两种处理方式都是无效的:

这个时候孩子的前额叶根本就不工作,杏仁核在大脑里一通狂响,我们讲再多道理也进不到他们脑子里。家长要尝试唤醒孩子的前额叶的的运转。

不能一味的以钢治钢,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这个时候孩子的杏仁核已经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也表现出焦虑、愤怒、恐惧的情绪,肯定是爆竹碰爆竹,场面更加火爆。所以家长切忌不能也以暴躁的情绪回应孩子,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共情,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情绪被很好的得到回应的时候,孩子暴躁的情绪会得以温顺冷静,前额叶也会慢慢的跟着运转,孩子也会慢慢开始理性的去思考问题。

这不仅仅是 情感 上表达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在描述自己感受的过程中,大脑里就不光是杏仁核在工作,同时需要调动前额叶的功能,运用语言和逻辑。前额叶一旦工作起来,孩子就有可能用理性的力量去平衡杏仁核带来的冲动。

爱就是深深的接纳,不论是负面情绪还是不良行为。要接纳他们所有的行为,接纳越多,越能处理这些行为,越能够感染孩子。一定要接纳孩子!从孩子的大脑构造去尝试理解孩子。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的?

近几年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原因:

1、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大气运动变化和影响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预报起来越来越困难了。客观地讲,目前天气预报准确度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设备、技术、手段等的限制,有时候仍会存在报不准,甚至误报、错报等情况。

2、随着我们经济文化水平的增长,人们对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可能我们只是听一下深圳有没有雨,现在希望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会不会下雨,几点下雨,几点停。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类似于做菜。首先,需要原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实际监测资料,另外一种是数值预报产品。实际监测资料来源于全国甚至于全球的高空、地面观测、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闪电定位等各种监测设备和手段。这些监测资料,有的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转换为天气图或预报员能够看懂的其他形式。

通过各种监测资料了解当前大气的实际状况是制作天气预报的前提,预报员因此可以知道冷暖空气的位置、强度、产生的天气,如是否有降水、温度、风向风速如何等等,有经验的预报员可以通过实况外推未来的天气。

自然驱动力因素影响下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的演变

那么,什么叫天气预报呢?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中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3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天气预报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单站预报。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据以预测当地未来的天气。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单站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只能说是现代天气预报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是天气图预报。1851年,英国首先通过电报传送观测资料,绘制成地面天气图,并根据天气图制作天气预报。20世纪20年代开始,气团学说和极锋理论先后被应用在天气预报中。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发明、高空天气图的出现、长波理论在天气预报上的广泛应用,使天气演变的分析,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40年代后期,天气雷达的运用,为降水以及台风、暴雨、强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第三个阶段是数值天气预报。20世纪50年代以来,动力气象学原理、数学物理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用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简化了的大气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可及时作出天气预报。尤其是60年代发射气象卫星以来,卫星的探测资料弥补了海洋、沙漠、极地和高原等地区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显著提高。

天气预测是什么?

10.2.1.1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8a大周期分析来看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4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奥陶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它们之间相隔2.3×108a左右,前3次大冰期的时间尺度均在n×108a,第四纪冰期目前仅2.6×106a,因此按着自然规律,完全有理由推断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全球气候环境未来的几千万年仍将属于这次大冰期。

10.2.1.2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5a周期分析来看

105a即米兰科维奇0.10Ma冰期与间冰期地球轨道驱动周期。

第四纪冰期由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组成,它们之中每一期的时间尺度均为105a左右,就是最短的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也有数万年的历史,而冰后期,即现代间冰期至今仅104a。因此,也有理由认为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全球气候环境所处的现代间冰期尚未结束,冰后期仅仅是这一间冰期的一部分,它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10.2.1.3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4a周期分析来看

104a即米兰科维奇20~40ka冰期与间冰期地球轨道驱动周期。

迄今,末次间冰期历时5×104a左右,由3个暖期组成,每个暖期历时104a左右。冰后期的时间长短与它们相似,据前面所述冰芯分析,这次间冰期的气候状况与冰后期也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北半球气候环境所处的目前的冰后期可能与末次间冰期中的一个暖期即间冰阶相当。换言之,它可能是现代间冰期中的一个间冰阶。由于这个间冰阶已历时104a左右,而且最温暖的大西洋期已经过去,则进一步可以认为这个间冰阶已近尾声,在未来的104a中,一个新的冰阶即将来临。

10.2.1.4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3a周期分析来看

冰后期已历时104a,期间气候发生过多次波动,每次的波动都在2500a左右。目前我们处于其中的亚大西洋期是一个相对凉湿的时期,这个时期已经历了近2700a,按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此阶段应该结束了,气候将向暖的方向发展。

10.2.1.5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2a周期分析来看

102a即太阳活动80~90a的世纪周期。

就北半球而言,全新世晚期,第1,2,3次小冰期(表8.2)历时1ka,3次小冰期活动,每次持续200a左右。而从1620年开始的小冰期,持续了200a左右后,于18世纪初基本结束了。至20世纪,一个温暖的时期已持续200a左右了,那么未来200a,气候可能向相对冷凉的方向发展。

从河南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周期分析来看,近5ka气候变化中存在着上述102a尺度的波动:

公元前3000~前1000年(距今5000~3000a),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代,气温较高。

公元前1000~前770年,即周朝初年,江汉曾2次结冰(公元前903年和897年),而后大旱。

公元前770~前480年,春秋时期,鲁国冰房无冰,竹海繁茂,气候温暖。

公元前481~前222年,战国时代,气候更加温暖,比现在气温偏高。

公元前221至公元23年,秦汉时期,天气继续变暖。

24~289年,东汉、三国时代、温度比现在低1~2℃,以公元280~289年为最冷。

420~589年,南北朝时期,气温比现在约低2℃。

589~907年,隋唐时代,气候温暖。650年、669年、678年冬天,长安无冬雪。

907~960年,五代十国时期,物候不详。

960~1276年,宋代,气候转冷,特别是12世纪初,江浙荔枝曾2次全部冻死(1110年和1178年)。

1268~1292年,元初,气候短期变暖。

1309~1353年,太湖结冰,厚数尺。

1368~14年,物候不详。

1470~1520年,气候寒冷,1493年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特大雪暴和强烈寒潮,降雪达5个多月,苏北沿海结冰,1513年洞庭湖封冻。

1550~1600年,气候温暖。

1620~1720年,气候严寒,特别是1650~1700年最冷,是最近600a来最寒冷时期。1653年淮河封冻,1655年北京冬季均温比现在低2℃,1670年东部沿海大雪20d,海水拥冰至岸,形成冰堤。

1720~1830年,气候温暖。

1840~1890年,气候极寒,1845年黄河、淮河结冰,长达40余日。

1890~1945年,气候温暖。

1945年至今,气候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罕见的封冻现象。

上述气候变化和格陵兰冰心18O同位素曲线比较后发现,距今1700年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是平行的,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明显,只是在时间上稍有些差异,详见图7.4。

特别是在近600a的气候振荡中,有4次变冷和3次回暖(其中气候变冷段有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和1945年至今),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更是突出,详见图7.6。同时,由图7.6也可以清晰地看出,1945年后的未来102a时间周期内气候将向相对冷凉的方向发展。

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时期气候演化与上述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张春山等(1999)综合各方面的前人资料,归纳如下(图10.4):

距今5000~3000a,气候显著转暖,北京转入大西洋型气候,属仰韶-殷墟文化时代。

距今3000~2850a,周初,寒冷时期。

距今2000~1400a,东汉、三国、六朝,寒冷时期。

距今1400~1040a,隋唐,温暖时期。

距今1040~720a,五代、北宋、南宋,寒冷时期。

距今720~700a,元初,温暖时期。

距今700年至1999年,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寒冷时期。但该期中温度仍有明显的波动,有4个暖期和4次冷期。1300~1470年、1550~1600年、1720~1830年、1900~1950年系暖期;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50~1999年系冷期。

图10.4 5000年来区域冷暖变化周期图

(据张春山等,1999)

上述冷暖气候的变化,张春山等分析发现具有如下的周期规律:

1)暖期越来越短,气温越来越低;相反,寒冷期越来越长,寒冷程度越来越强。在冷暖交替演化序列中存在着400~800a周期,每个周期中又可进一步划分出几个50a和100a的小周期,温度波动为1~2℃。例如,距今5000~3000a间,黄河流域有大象;距今2850~2000a间,象群北界向南迁移,移至淮河以南;距今1400a至现在,只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在距今2000~1400a的寒冷期时,淮河结冰封冻(225年),距今1000~800a间的寒冷期时,太湖出现封冻(1111年),在最后一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封冻。这些都表明气候向着寒冷的方向发展。

2)上述冷暖气候波动与西欧进行对比后看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300年的2300a中,可以识别的周期是350~600a。1300年至现在的700a中,比较规则地分布着100a和200a左右的两种周期,以14世纪到15世纪上半叶为200a周期,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末为100a周期,17世纪初到19世纪上半叶为200a周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为100a周期。按照这一规律预测下去,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应进入200a周期。

张春山等依据海河流域近500a特旱、特涝年的次数,计算出每个世纪出现特旱、特涝年次数各占该世纪总次数的百分率(图10.5)。由图得出,从16世纪开始出现特旱、特涝年的百分率大小有持续2个世纪一转换的规律。也就是说,21世纪可能出现特旱年的百分率大于出现特涝年的百分率,表明气候向着干旱的方向发展。

图10.5 近500年各世纪特旱特涝年次数百分率分布图

(据张春山等,1999)

实线、虚线分别表示特涝、特旱年百分率

上述102a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表明,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变冷及其干旱状况将持续到21世纪,包括河南平原区域气候将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阶段。

10.2.1.6 从气候环境演变的10a周期分析来看

10a周期即太阳活动11~22a的海尔周期。

从格陵兰冰心资料分析(见图7.5)来看,1900~1940年的温暖期之后,全球的气温在下降,这个结果也从冰岛和英国的气温记录中得到了证实,北半球年均气温的变化表明,从1939年以来,气温下降了大约6.6℃。这种下降的趋势目前并没有停止,未来的数十年内,包括河南平原在内的北半球气温还可能继续有所下降。

张春山等根据海河流域近500a(1470~1987年)旱涝等级史料作功率谱分析,超过95%置信限谱峰值对应的周期有2~3a,5~6a,10~11a,20~30a。这与大气环流的准2a周期,太阳黑子的11a周期及11a周期的2,3倍周期很相似。他们按照不同的周期分别预测了该地区未来气候的变化。从15个不重复的独立的外延温度序列,对未来50a各时段变冷的可能性比例及其所占百分比数进行了预测(表10.1)。由表看出,在未来50a内,该区气候变化的主导趋势是向着冷的方向发展。

表10.1 1990~2040年华北平原北部变冷可能性比例表

(据张春山等,1999)

天气的天气预报

试图预测天气的人们,其工作费力不讨好。很少有科学预测不受到嘲笑,因为天气预报一出现差错,其难堪可想而知。然而,尽管许多人抱怨所出的差错,人们还是看新闻,了解早上出门时该不该带伞。

现代气象预测是建立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的科学家们所创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像艾萨克·牛顿和罗伯特·玻意耳这样的观测者们得出空气热胀冷缩基本理论,以及物质和能量守恒,还有大气运动时产生的力的有关理论。其他观测者们注重观察日复一日的天气这一现实。19世纪兴起的观测网,电报汇报速度使气象观测者们穿越中纬地区,向东前行,查出高压区和低压区。

19世纪,气象预报人员们试图用所谓持续性方法预测天气,他们认为,风暴运动的速度及方向通常是持续的。许多怀疑论者认为不可信赖预测天气,但天气预测越来越得人心,不久国家气象服务部门也成立了。到1900年,美国和欧洲各报上都刊登地图和天气预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观测天气的革命方法从挪威兴起,这是伴随着对锋面系统概念的形成的了解,及对低压系统的生命史的了解而产生的。这些想法为更复杂的天气预报指明一条道路,从而超越了气候学和固守论。

1922年,英国数学家理查逊幻想,成千上万的人们用数学加、减法来解运动方程式,并用数学方法预测天气。他们的想法得到普林斯顿大学的认同。1950年,该大学首次研制出计算机天气预报,以现有的标准来看,当时实在太粗略了,但他们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在,全球更完善的计算机把大气层物质用数学模式加以控制,为地方气象服务人员提供指导。这种计算机每日两次从全球范围内获取观测结果,所获数据通过计算机模型转化成有用的形式。这些模型模拟大气,但各国不尽相同。他们用三维框标出某地区、某个大陆、某个半球甚至整个地球,来跟踪那里的风、湿度、气压和温度。许多主要的预测中心用一至两个短期模型,其中一个持续48小时,另一个较长时期模型可持续10天。

计算机提供的半成品还远不能大众化,它的主要价值是表明特定天气特色的特点,指出当地天气形势,如锋面、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空槽和脊以及急流中心。计算机输出的资料在获得全球观测结果后几个小时就要送达地方预报单位一采取世界时0000点和12帕。

这里有一幅人类观测者的智慧所要破解的,他们必须用许多方法释译计算机输出的资料;各种模型是否一致?没有完美无瑕的模型,每个模型在各自描绘陆地形状、描述大气物理状况时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可将天气特色显示出来。例如:低压中心可以过度发展。弱冷锋不知不觉进入到一个模型最低垂直的层面下,有时失踪的数据在某一特定日子里会破坏模型的演示,预测者们必须认出这些斜线,并对它们加以修正。

地方性天气预报,经常从统计模型开始。还要和大模型相连,因为大模型能指明某一特定城市的温度和降水量。实际上,经过长时间的拖拽,这些统计工具运行良好,它们所提供的预报比人工预报精确。但当统计数字有误,预报准确度就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在天气变化异常时经常发生。尤为需要准确预测时,预测者们要高度警惕科学家们常说的“气象癌”——一种不加以人工判断,利用统计输出的资料使错误滋延的一种趋势。

经过数小时商榷,预测者们得出一系列推测,在未来几天内或达一周之久,这些推测通常包括所预料到的高温或低温,多云,风向及风速,降水量(如果考虑降雪,还包括降雪量)。预测者们管辖区有几千平方公里,有时在一小地域气象条件变化极大,在预测范围内,不同区域同时提供的预测也大不一样。

并非所有气象预报都由政府提供。商家提供的数据卖给私人预测部门,并在国际互联网络上显示出来。

这些部门运用观测结果和模拟结果来增强他们自身在特殊客户方面的前景,如投资者;或用在农业业主身上,因为农业业主更需要政府预测所不及的不同详情。许多电台、电视台拥有自己的天气预报员。他们中一些人仍从事天气预报工作,另外一些人受过气象知识的训练,根据自己的判断改变预测;还有一些人成为私家天气预报顾问。

气象学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大城市内,是一种“即时预报”,即极短期的预测可持续1~3小时。即时预报是20世纪90年代一种数据发展的产物,小规模气象系统、快速电脑网络、精确的工程、自动化观测、像多普勒雷达这样新工具、以及被称作气象刻度模型的全球气象预报模型区域分析,由于对上述更好的理解,即时预报才顺理成章。由于有了这些系统,气象预报员现在可以预测小规模天气特色的运动,诸如暴风雨、大雪或风向。这些在10年或15年以前是根本达不到的。

一些气象观测和警报属另一种即时预报。其中一种大大降低了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伤亡。当大气形势呈现恶劣之时,就可以进行观测。在美国,持续几小时的恶劣风暴和龙卷风以及持续两天的飓风经由国家特殊气象中心签署后方可大规、模地进行观测。在恶劣天气出现并向你迫近时才签发警报。

20世纪50年代,地方气象部门对龙卷风、大暴雨警报在30分到1小时后才签发。持续预报要以计算机所得出大量控制方程式的模拟资料完成后而定。这些方程式比观察更能描述大气状况,许多天气预报单位在3~10天前就签发大量有关气温和降雨的预报,这些预测主要依靠长期大量的模拟结果比气候学略胜一筹。然而,它们对于像农业和交通这样对天气敏感的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从天气方面作一点暗示,都会节省大量财富。

混沌科学告诉我们:即使集中最好的观测仪器和计算机,各种天气状况事先在两周内也是无法知道的,但这并未阻碍科研人员运用新型预测工具,气象预报员通过全方位立体表现,在事先3~10天就可以精确预测出天气状况来。

依照这种方法,开始每个模型利用细微的,具有全球性的变化进行操作,这种变化致使模型随时分开。根据分离情况,人们可以分辨所提供的气象预报是否可靠,分开越大,预测越不准确。预报员用气压场中的“曲线图”,观察不同模式画出的线是否一致还是像面团一样纪缠在一起。

季节的特色,如无论冬季干燥、温暖还是寒冷湿润,都可以进行预测。天气预报更主要依赖海洋变化,它呈现进展缓慢、但影响面大的特点。这种在某地的气象状况和远程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被称作遥相关。

在所有长期预测中,全球气候模式正追踪添加在大气上的温室气体。这种气候模式预示下世纪全球气温会升高,而这种趋势的地域性和地区性影响很难预测。这是新世纪摆在天气预报人员面前的挑战,但不稳定性也属一份。从哲人角度讲,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面对,正如19世纪英国天气预测者内皮尔·肖曾写过的一句话,“气象预测者的心会更了解其中的辛酸,一个门外汉不是出于乐趣,但却起到干涉作用。”

天气预报,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们外出,只须收听或观看天气预报,就可以决定是否带雨具,而在过去,则要顾虑天气情况。那么,气象台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天气预报是怎样诞生的呢。 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197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

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海战,1854年11月14日,当双方在欧洲的黑海展开激战时,风暴突然降临,且最大风速超过每秒30米,海上掀起了万丈狂澜,使英法舰队险些全军覆没。事后,英法联军仍然心有余悸,法军作战部要求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佛里埃仔细研究这次风暴的来龙去脉。那时还没有电话,勒佛里埃只有写信给各国的天文、气象工作者,向他们收集1854年11月12~16日5天内当地的天气情报。他一共收到250封回信。勒佛里埃根据这些资料,经过认真分析、推理和判断,查明黑海风暴来自茫茫的大西洋,自西向东横扫欧洲,出事前两天,即1854年11月12日和1854年13日,欧洲西部的西班牙和法国已先后受到它的影响。勒佛里埃望着天空飘忽不定的云层,陷入了沉思:“这次风暴从表面上看来得突然,实际上它有一个发展移动的过程。电报已经发明了,如果当时欧洲大西洋沿岸一带设有气象站,及时把风暴的情况电告英法舰队,不就可避免惨重的损失吗?”于是,1855年3月16日,勒佛里埃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说,假如组织气象站网,用电报迅速把观测资料集中到一个地方,分析绘制成天气图,就有可能推断出未来风暴的运行路径。勒佛里埃的独特设想,在法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深刻认识到,准确预测天气,不仅有利于行军作战,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需要,在勒佛里埃的积极推动下,1856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

天气预报的诞生历史说明,气象条件可以影响局部战争或战役的胜败,而由于战争的需要,又推动和发展了气象事业。